通常甲肝的潛伏期為20到45天,平均三十天,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后可有亞臨床或臨床感染,后者可表現為急性黃疸型或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部分表現為急性淤膽型肝炎,偶可發展為重型肝炎,一般不發展為慢性肝炎。其中急性黃疸型肝炎者可分為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總病程一至四個月,偶見有超過六個月的患者。
一,黃疸前期。大約有70%至85%的患者有前期癥狀,持續兩到四十天。表現為畏寒、發熱、疲乏、食欲減退、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腹、腹瀉、尿色逐漸加深至期末可呈濃茶狀,檢查血清轉氨酶升高。
二,黃疸期。發熱減退,自覺癥狀有所好轉,但尿色繼續加深,鞏膜皮膚出現黃染,在兩周內達到高峰,糞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干皮、輕度腫大、alt明顯升高,約持續兩周至六周。
三,恢復期。黃疸減退,自覺癥狀消失,鞏膜皮膚不黃染,肝脾臟回縮,肝功能恢復正常,此期持續兩周至四個月。
四,慢性肝炎。病程一般超過一年,經常反復出現癥狀,如食欲減退、乏力、關節痛、發熱等,體力逐漸下降,肝臟明顯腫大,壓痛顯著或硬度有明顯改變,無其他原因解釋的脾臟逐漸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