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管堵塞和細菌侵入感染而引起的膽囊炎癥。臨床特征為左上腹陣發性絞痛伴有明顯的觸痛和腹肌強直,約95%的病人合并有膽囊結石,這種疾病稱為結石性膽囊炎。5%的病人為合并膽囊炎結石稱為非結石性膽囊炎,其炎癥的病因主要有三個:
(1)機械性,由膽囊腔內壓力升高,使膽囊并及連麼受壓缺水引起。
(2)化學性,磷脂酶作用于膽之內卵磷脂產生溶血卵磷脂,發生炎癥。
(3)細菌性,由大腸埃希菌、克雷伯桿菌屬、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基于膽囊類,其中細菌性炎癥可占急性膽囊炎的50%至80%。
膽囊炎主要癥狀為右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患者首先出現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可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后期表現發熱,多為低熱寒戰,高熱不常見。
早期多無黃疸,當膽管并發炎癥或炎癥導致肝門淋巴腫結腫大時可出現黃疸。急性膽囊炎以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但術前易進行常規禁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異常。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青霉素、頭孢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硝基咪唑類或聯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