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目的是:
一、緩解或消除癥狀。
二、治愈和加速創面愈合。
三、防止嚴重并發癥,如胃和十二指腸出血、穿孔或梗阻的出現。
四、防止潰瘍復發。
(1)解除平滑肌痙攣和鎮痛,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一次15-30mg,—日3次;或馬來酸曲美布丁(舒麗啟能)一次100mg,—日3次。
(2)口服抗酸藥,服后可中和或吸附胃酸,解除胃酸對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刺激,減輕疼痛,有利于潰瘍面的愈合。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胃酸增多癥的輔助治療。包括碳酸氫鈉、碳酸鈣、氫氧化鋁、三硅酸鎂、碳酸鐵、鋁碳酸鎂、氧化鎂及復方制劑。
(3)口服抑酸劑①組胺氫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泰胃美)具有明顯緩解潰瘍疼痛和促進潰瘍愈合的功效,劑量為一次0.4g,—日2次或每餐前0.2g,—日3次,睡前另加0.3-0.4g。雷尼替丁(善胃得)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比西咪替丁強,常用劑量為0.15g,—日2次,或睡前頓服0.3g,療程為4-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