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切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顏色,范圍及程度等,判斷其發展情況,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軀干,四肢。
二,監測生命體征,體溫,哭聲,吸吮力和肌張力的變化,及時判斷有無核黃疸的發生。
三,去除其他誘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兒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藥物,如維生素k,磺胺等。
四,健康教育。幫助家長了解新生兒黃疸發生的原因和患兒病情,取得合作。
五,保暖,合理喂養。體溫維持在36-37攝氏度之間,患兒黃疸期間食欲差,吸吮無力應耐心喂養,必要時靜脈點滴10%葡萄糖防止發生低血糖。
六,降低膽紅素濃度,給予藍光療法,換血療法,輸注血漿或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