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是檢測多發性硬化,最有效的輔助診斷手段,其陽性率可達62%至94%,明顯優于ct檢查,而且能發現ct難以顯示的小腦、腦干,脊髓內的脫髓鞘病灶,多發性硬化特征性的mri表現為,白質內多發長T1長T2異常信號,腦內病灶直徑常常小1厘米,一般為0.3至1厘米,散在分布于腦室周圍,胼胝體、腦干與小腦,少數在灰白質交界處,腦室旁病灶呈橢圓型和線條性,垂直于腦室長軸,與病理上病灶沿腦室周圍的小靜脈放射狀分布相符合。
脊髓多發性硬化病灶,以頸胸段多見,形態多樣,多為散在小點狀、斑塊狀、圓形或橢圓形,少數為不規則片狀,部分病灶可以融合,多分布于脊髓外周的白質部分,病灶直徑常常大于3毫米,但長度很少超過兩個椎體節段,脊髓腫脹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