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為臨床常見病,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枚膀胱結石,見于七千年以前的古埃及木乃伊體內。
我國解放前,尿路結石以膀胱結石為主,解放后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狀況的改變,結石的部位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上尿路結石的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尿路感染與尿路結石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認識。
一方面,尿路結石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其原因有二。
一,結石引起尿路梗阻,易發生尿路感染。
二,含磷酸鎂銨或磷酸鈣的結石,常隱藏細菌,結石所致的尿路感染都是進行性的,在結石去除前,感染反復發作很難控制,且易發展成慢性炎癥,因此結石合并慢性感染比較多見。
有的患者甚至長期以膿尿為主要癥狀,由于不少尿路結石患者,僅表現為尿路感染癥狀,就診時常忽略檢查感染的原因,對此應引起注意。
另一方面,持續反復性的尿路感染,也可引起尿路結石,及所謂感染性結石。細菌將尿素分解成氨,使尿液堿化,尿中磷酸鹽,易發生沉積,形成磷酸鎂銨石和磷酸鈣磷灰石結石。
此外,細菌及壞死組織,也可以成為結石的核心,由于尿結石與感染二者的關系,使尿路感染更為復雜化,可以認為二者關系密切,并互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