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血肌酐的指標超過445微摩爾每升時可以認為已經進入早期尿毒癥,超過707微摩爾每升時就可認為已經進入尿毒癥階段。
血肌酐指標與機體的營養狀態和肌肉質量等有關,因此長期營養不良的患者,肌肉萎縮患者,截肢的患者以及過于消瘦的患者,和長期臥床的患者,血肌酐水平往往偏低,而且兒童和老年人也都可以出現血肌酐水平降低的情況,因此需要更加精確的測定來判斷。
血肌酐指標可以反映腎衰患者的腎功能狀況,肌酐水平越高表明腎功能的損傷程度越嚴重,反過來腎功能損傷的越嚴重,血肌酐的水平自然會更加增高。血肌酐水平在腎功能下降時是平行上升的,但是由于腎臟本身具有強大的儲備能力,疾病的早期可以通過組織學肥大功能性大長的成分以及酸堿度等一系列調節功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疾病的早期可以不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癥狀,如果在早期沒有及時發現,得到良好控制,隨著疾病不斷進展,將不可避免的進入尿毒癥階段,因此對于尿毒癥的高危人群來講,血肌酐指標的測定可以幫助判斷腎臟功能損傷是否已經進入了尿毒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