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直接外傷可引起髕骨軟骨或骨軟骨骨折,或因多次損傷,如運動傷,引起軟骨退變性改變,軟骨面粗糙,失去光澤,嚴重者軟骨脫落,骨質暴露,其相對的股骨關節面也受到損傷。損傷部位多在髕骨中心。本病多發生于青壯年,且多有明顯外傷史,或有慢性積累性小損傷,主要癥狀是膝關節髕骨后疼痛,輕重不一,一般平地走路癥狀不顯,在下蹲起立、上下樓、上下坡,或走遠路后疼痛加重。
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體格檢查、X線檢查及放射核素檢查:1、髕骨壓磨試驗:檢查時使髕骨與其相對的股骨髁間關節面互相擠壓研磨或上下左右滑動,有粗糙的摩擦感、摩擦聲和疼痛不適;或檢查者一手用力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拇指按壓髕骨邊緣后面可引起疼痛。有關節腔積液時,浮髕試驗可呈陽性。2、單腿下蹲試驗:病人單腿持重,逐漸下蹲到90°~135°時出現疼痛,發軟,蹲下后單腿不能起立。3、X線檢查:照膝關節正、側位及髕骨切線位X線片,早期無異常所見、晚期可因軟骨大部磨損,髕骨與股骨髁部間隙變窄,髕骨和股骨髁部邊緣可有骨質增生。4、放射性核素檢查:骨顯像檢查時,側位顯示髕骨局限性放射性濃集,有早期診斷意義。膝關節結構較為復雜,常遇到通過X線檢查不出問題所在的現象,所以,膝關節損傷一般建議拍核磁共振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