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征性臨床表現,是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軟骨,滑膜,肌腱,腱鞘以及皮下組織形成的結節。痛風石最常見于耳廓,也可見于指間關節,指趾關節,掌指關節及肘關節,關節遠端多見。少數病人可出現在鼻軟骨,舌,聲帶,眼瞼,主動脈,心瓣膜和心肌等處。
痛風石多呈黃白色,小的可如米粒大小,大的像雞蛋一樣大小。嚴重者痛風石可逐漸增大,外表皮膚發亮,可破潰排出白色豆腐渣樣,尿酸鈉鹽結晶并形成瘺管。瘺管周圍組織形成慢性肉芽腫,因為尿酸鹽有抑菌的作用,所以說瘺管處很少出現繼發感染,但不易愈合。痛風石多見于關節炎反復發作十年以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