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
一,紅痱,即紅色粟粒疹,是因汗液也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肺,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
二,白痱,晶型粟粒疹,汗液在角質層內和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于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量,內容輕,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擦之后很容易破。
三,膿痱,膿皰型粟粒疹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泡。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為皺襞部位,例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的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常無細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以繼發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