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疼痛。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占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或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出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
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椎骨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以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二、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尤其是第十一、第十二胸椎及第三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平均身高縮短3~6cm。
三、骨折。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