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腦炎的潛伏期一般為十到十五天,也有長達一個月者。什么是森林腦炎?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1934年5月到8月間在蘇聯東部的一些森林地帶,首先發現本病,因此又稱為蘇聯春夏腦炎。
野生動物尤其是野鼠是本病的傳染源,脾為傳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臨床上以突發高熱、腦膜刺激征、意識障礙和癱瘓為主要的特征,腦脊液有異常變化,常有后遺癥。
森林腦炎潛伏期主要出現發熱一般在38度以上,大多數可以持續五到十天,以稽留熱為最常見,也可呈現雙峰熱或者弛張熱,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還可以出現心肌炎癥狀。另外患者還可以出現神經系統的癥狀,比如出現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以及癱瘓為主要的臨床表現,另外還可以出現顱神經的癱瘓,但是不多見,還可以出現在頸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為主的癱瘓,其次為偏癱和下肢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