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膜炎主要由結核菌原發感染,嬰幼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血腦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癥狀可有發熱、盜汗、發熱、嘔吐、納差、便秘,嬰兒可為腹瀉、劇烈疼痛、噴射性嘔吐、嗜睡或煩躁不安、驚厥等。
小兒腦膜炎又稱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類型,常在結核原發感染后一年以內發生,尤其在初感結核三到六個月最易發生,多見于三歲以內嬰幼兒,約占60%。自普及卡介苗接種和有效抗結核藥物應用以來,本病的發病率較過去明顯降低,預后有很大改進。但若診斷不及時和治療不當,病死率及后遺癥的發生率較高,故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是改善本病預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