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炎患者應該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失水較多,因此需要來補充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蛋湯等流質食物,酌情多飲開水、淡鹽水。為了避免腸道發酵,脹氣,急性期應該禁食牛肉等易產氣的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該注意飲食的衛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炸、油煎以及辛辣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食物和調味品等等。
急性腸炎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到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特征。病毒性的腸炎一般不需要病原治療可自愈,細菌性腸炎最好是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來選用抗菌藥。患細菌性痢疾時,因痢疾桿菌對常用抗菌藥廣泛耐藥,一般可選用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等。補充液體以及糾正電解質和酸中毒,輕度脫水而且嘔吐不重者可口服補液,脫水或嘔吐較重者,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