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促進氮質排泄可有以下幾種治法:
(1)攻補兼施法:祛毒湯(經驗方):大黃10g(后入),附子10g,黨參15g,黃芪30g,當歸15g,枸杞15g,山藥15g,薏苡仁30g,砂仁10g,車前子15g(布包),石韋30g,茯苓15g,丹參18g,益母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大便每日保持2~3次,若服后大便次數過多(超過4次),應減少大黃用量,甚至停用;若大便不通,可增加大黃用量。諸藥集通腑瀉濁,活血化瘀,利濕祛濁,健脾補腎,溫陽益氣于一方,適用于慢性腎衰脾腎兩虛,濕濁內停,瘀血阻滯者。該方能通腑瀉濁,增加氮質排泄,減輕腎臟負擔;健脾和胃,利濕祛濁,改善消化系統功能;溫腎益氣,活血利水,維護腎功能。濕濁水毒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本方攻可以祛邪,補可以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故名祛毒湯,本方可長期服用。
(2)通便逐水法:常用舟車丸3~9g,分次溫開水送服,先服3g,1小時后若大便已暢,不必再服,若大便仍不解可再服3g,如此每日可連服1~3次,但用1~2天后應停止數天再服,以免傷正。本法適用于大小便閉者,目的是增加氮質和水分的排泄,小便尚多者忌用。血透病人無尿而脫水不理想時,可用本方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