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具有強大的根據機體需要調節水排泄的能力,以維持體液滲透濃度的穩定。從腎小球濾出的水分近80%在近端小管及髓袢降支被重吸收。這部分水的重吸收與溶質的重吸收有關,鈉自小管腔面的吸收為被動的,它伴隨與氫離子交換,葡萄糖、氨基酸及磷酸鹽的吸收,則以彌散形式進入細胞,而在細胞基側膜有Na+、K+-ATP酶,主動將鈉泵入細胞間液,以保持細胞內鈉平衡。
腎對尿液的稀釋濃縮主要發生在集合管。濾液進入髓袢后,通過逆流倍增機制而被濃縮。腎臟自皮質到髓質,組織間液的滲透濃度逐漸升高,到腎乳突處最高。髓袢各段通透性不同,髓袢降支對水容易透過,尿素較難,而氯化鈉則極少能滲透,故水分不斷向組織間透出,管腔內氯化鈉濃度不斷升高;而髓袢升支細段則對鈉離子有高度通透性,對尿素有中度通透性,但水則不易透過。因此在升支管腔中,鈉濃度逐漸降低,而尿素濃度則有升高。
總之,調節人體水及滲透壓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腎小管,只有在腎功能嚴重衰退,濾過率極度減少時,腎小球也可影響水的排泄。影響腎稀釋濃縮機能的因素很多,如抗利尿激素、慢性腎功能不全、利尿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