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疾病發展過程當中可能出現一些非認知行為癥狀,比如出現焦慮抑郁,晝夜節律紊亂,攻擊行為等等的非認知功能癥狀,那么1996年國際精神病協會將老年癡呆的精神障礙定義為癡呆的精神行為癥狀,簡寫為BPSD的,那么不同的老年癡呆所出現的精神癥狀表現不同,額顳葉癡呆所引起的癡呆精神癥狀包括人格改變,淡漠,自制力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和心境障礙。
而路易體小體癡呆,以視幻覺意識模糊和睡眠障礙為突出癥狀,還有幻聽妄想抑郁的,血管性癡呆患者的人格保持完整,抑郁較常見,重癥抑郁癥狀較多,幻覺妄想等出現率不低于其他類型的癡呆,阿爾茨海默病的精神行為異常主要包括行為紊亂,妄想,人格改變,災難反映,睡眠障礙等。
癡呆所引起的精神行為癥狀對癡呆預后的影響,癡呆的死亡率與認知功能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水平有關,癡呆引起的精神行為癥狀可使癡呆患者的生存時間縮短,對于有任何癡呆引起的精神行為癥狀的患者死亡的相對危險度,是非精神癥狀的2.5倍,其中與死亡關系最為密切的是抑郁癥狀,因此應關注老年癡呆所引起的精神癥狀,對于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