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一般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一般午后為顯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結核病治療后出現的胸悶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大部分的肺結核病灶都可能涉及到胸膜。
當結核病治愈后,由于胸膜黏連,在氣壓變化或者情緒變化的時候,都會有胸悶不適的感覺,但都影響不大,也無需特別處理。
肺結核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作用在于縮短傳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治療原則是堅持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藥物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