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癥常見于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的婦女和兒童,起病突然,容易復發。首次發病以前往往有比較明顯的精神刺激因素,比如不愉快的經歷,憤怒委屈等等。再發作可能是同樣或者類似的誘因或者是自我暗示起作用。
患者具有癔癥型人格障礙或者是特征。情感比較豐富,暗示性比較強,自我中心好幻想,發病的形式表現多樣,可以分為解離癥和轉換癥狀。
如果發病的時候,患者對過去經歷或者是如今環境和自身身份的認知與現實不符就出現分離的癥狀,表現為意識模糊,假性癡呆,神游,多重人格等等。比如受到刺激的時候表現失眠,興奮,吵鬧,在地上打滾,人越多他越突出,沒人的時候就會停止。
有些人類似于癲癇大發作,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這么一種情況。在生活當中,處境,影響下會出現一些具體的癥狀,這是一些轉換的癥狀。
比如個人內心沖突所引起的一些不愉快的情感,以某種形式變形來表達出來,他就以軀體癥狀來表達。像癱瘓失語,皮膚感覺異常等,這時候又和這個軀體疾病相關的疾病相鑒別。睡眠障礙表現是多樣的,可見于任何一種發動形式,往往不是主導癥狀,和其他的癥狀伴隨出現,比如睡眠減少,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睡眠過多,夢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