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發熱:白血病本身可以發熱,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有時找不到病灶。但大部分患者都是有繼發感染而發熱,可呈壯熱,伴咽痛、咳嗽、痰多、小便淋漓澀痛等。陰虛發熱則多為低熱,潮熱盜汗、口燥咽干。
2.辨出血:辨明出血是有血熱亢盛、氣虛不攝或由瘀血所致的不同。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多由血熱所致,起病急暴,出血量多,血色鮮紅。實熱者多有高熱,虛熱者多見低熱或僅見手足心熱。慢性白血病以氣虛所致患者居多,出血癥漸起,血色淡紅,伴明顯氣虛見癥。瘀血引起者,出血漸起或暴起,出血量多,范圍廣,血色紫黯,舌質紫黯,或見瘀點、瘀斑。
3.辨痰核:瘰疬、癌積痰核及癥積的出現表明痰瘀膠結較甚。
4.辯正邪盛衰:常根據病程、并發癥、舌脈等作出判斷。起病急驟者,發熱出血明顯,舌紅苔黃,脈洪大或弦滑數,雖有氣血兩虛見癥而以邪實為主。放化療的患者,熱毒雖去,但正氣已傷,表現邪衰正氣亦虛。而晚期患者則以氣血虛衰為主要矛盾。緩解期,氣陰兩傷,精氣未充,余毒未盡,而表現為正虛余毒內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