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病理變化為全身性血管炎,好發于冠狀動脈。病理過程可以分為四期:
一期:約1~9天,表現為小動脈周圍炎癥,冠狀動脈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營養動脈和靜脈受到侵犯,心包、心肌間質以及心內膜炎癥浸潤,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以及淋巴細胞。
二期:約12~25天,表現為冠狀動脈主要分支全程血管炎,血管內皮水腫、血管壁平滑肌層以及外膜炎性細胞浸潤。彈力纖維和肌層斷裂,可以形成血栓和動脈瘤。
三期:約28~31天,動脈炎癥逐漸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內膜明顯增厚,導致冠狀動脈部分或者完全阻塞。
四期:為數月至數年病變逐漸愈合,心肌瘢痕形成,阻塞的動脈可能出現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