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我國最早記錄在公元前四百年的(黃帝內經),即消渴癥,我們的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患這種富貴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的增高,什么樣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有人做過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跟多種因素有關,遺傳、種族、還有環境,年齡、生活方式、營養水平以及肥胖等等有關,我們知道糖尿病患者當中25%-50%是有家族遺傳史的,對于體重超重的糖尿病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因為肥胖體內過多的脂肪細胞增大就會影響到細胞胰島素受體的功能,就是人們常說的胰島素抵抗,時間長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另外就是糖尿病多見于中老年人,45歲以后的患病率會明顯上升,從職業的角度來說,干部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知識分子、工人、農民,最低的就是牧民。為什么說干部的發病率最高,因為跟它們的營養好,活動少,還有年齡是有關系的。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好多人吃東西都吃到撐才為止,而且體育活動少,多出門坐汽車,干活也全是自動化的,結果熱量不能消耗就轉換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容易使人發胖導致糖尿病。其次長期飲酒的人,還有出生時體重偏低,或者說妊娠分娩八斤以上胎兒的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所以說飲食量要恰到好處。另外就是保持體重適中并且長期的要堅持鍛煉,減少脂肪的堆積,防止糖尿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