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是一個病理學的診斷名詞,病理特征為彌漫性腎小球基底膜增厚,伴上皮細胞下免疫復合物沉積。
膜性腎病可分為特發性膜性腎病和繼發性膜性腎病兩大類。繼發性多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腫瘤、藥物等引起。病因未明者稱為特發性膜性腎病。
特發性膜性腎病是中老年人原發性腎病綜合癥最常見的疾病,該病起病隱匿,以水腫為首發癥狀,病程進展緩慢,多數患者約80%有大量蛋白尿,呈現腎病綜合征,少數患者約20%為無癥狀的非腎病范圍蛋白尿。
尿蛋白量可隨著每日蛋白質攝入的量及活動量而有波動,可以伴有鏡下血尿,一般不伴有肉眼血尿,該病的治療與尿蛋白的水平及疾病的輕中重有關系,單純的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多使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或環孢素或他克莫司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