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形態學上呈良性表現,但是在臨床行為學上具有類似惡性腫瘤的特點,比如種植,侵襲和遠處轉移,所以導致了子宮內膜異位癥容易復發。
近年來其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跟剖宮產率增加,人工流產以及宮腹腔鏡操作增多有關,在慢性盆腔疼痛或者是痛經的患者中發病率也極高,不孕癥患者與子宮內膜異位癥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所以我們一定要防止一些醫源性的內膜種植,比如像多次的宮腔操作,進入宮腔的一些經腹手術特別是孕中期的剖宮取胎術一定要用紗布墊保護好切口周圍的術野,防止宮腔內容物溢入腹腔或者是腹壁切口,縫合時應該避免縫線穿過子宮內膜層,關腹之后及時的沖洗腹壁的切口。月經前禁做輸卵管的通暢試驗,避免將內膜碎片推入腹腔。所以臨床上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些醫源性的內膜種植,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