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癥的發生是由于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和人體的正氣不足有關系。風、寒、濕等邪氣,在人體衛氣虛弱時容易侵入人體而致病。根據感受邪氣的相對輕重,常可以分為行痹,痛痹以及著痹。如果素體陽盛或者是陰虛火旺,復感風、寒、濕邪,邪從熱化或者是感受熱邪流注關節,則為熱痹。
一般如果痹癥日久的話,有可能會造成患者的氣血虧虛,進而會造成肝腎陰虛。患者可以見到久痹不愈,肢體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脈細。這個時候治則祛風除濕散寒,補益氣血肝腎,可以使用獨活寄生湯。所以痹癥如果不積極治療,日久的話有可能會出現腎虛,而腎虛機體正氣不足,又可以使痹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