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貧血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常見的臨床表現,也是心腦血管并發癥以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險因素,糾正貧血對于減輕患者癥狀,提高生存率與生活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腎性貧血的發病機制主要與EPO不足,紅細胞壽命縮短,失血,鐵缺乏,營養不良,繼發性甲旁亢、鋁中毒以及左旋肉堿缺乏,骨髓EPO表達減少有關,貧血的主要治療是補充EPO,補充造血原料,改善鋁中毒,改善甲旁亢,補充左旋肉堿等等。
目前腎性貧血絕大部分都能達標,目標是110-130克/每升,腎性貧血達標不代表是治好,因為它的根本原因是慢性腎功能衰竭,而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無法根治的一個病,透析也只是能替代腎臟的排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