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缺血性腦血管病,過去主要靠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近年來研究發現,手術治療對重新建立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環,改善臨床癥狀有較好療效。
目前臨床上已經開展的手術有顱內、顱外動脈吻合術,大網膜顱內移植術,椎動脈減壓術和動脈內膜切除術等。而最常見的是顱內、顱外動脈吻合術。
顱內、顱外動脈吻合術也叫顱內外動脈搭橋術,這種手術比較簡單,即先在顱骨上鉆一個孔,在顯微鏡下用非常細的尼龍線將直徑僅有幾毫米的顱內顱外血管縫合,接通血管,這樣顱外血管里的血液就可以通過這條途徑流入腦內,使缺血區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避免因長期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從而達到恢復腦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