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柯薩奇病毒,主要侵犯五歲以下的寶寶,指導意見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本病的傳染源主要經過消化道和呼吸道經飛沫傳播,也可以接觸病人的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
而有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較強傳染性的發熱性,出疹性疾病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a組的169型,B組的25型,新型腸道病毒71型以及皰疹病毒,線病毒的。
本病全年都可發生,其中六至八月份沒發病高峰,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較急患兒常有發熱體溫38-40度,呈多為四到七天七天以上者少見。病初部分患兒多伴有流涕、咽痛、厭食、嘔吐、腹瀉、等癥狀,病后不久在患兒手足遠端部位,如手指手掌以及口腔,出現紅色小丘疹,并迅速轉為小皰疹,直徑24毫米如米粒大小呈圓形橢圓形,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