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和肺氣腫是呼吸科常見的兩大類疾病,這兩種疾病在病理改變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做一下鑒別診斷。影像學可能二者有相似表現,但其實際的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典型的體征都有較大的區別。肺大泡可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導致肺發育不全,以及肺部慢性炎癥刺激、支氣管痙攣、肺間隔破壞導致肺泡逐漸擴大破裂,相互融合而形成,瘦高型的青少年,扁平胸更容易發生。
肺大泡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的細小支氣管活瓣阻塞作用,從而導致肺泡過多的充盈、膨大、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含氣的囊腔,影像學表現為含氣囊腔,但有此表現的并非都是肺大泡,肺大泡的破裂可以形成自發性的氣胸。
而肺氣腫是多種疾病類型的統稱,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就是常說的慢阻肺,還有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性肺氣腫,間隔旁肺氣腫等。阻塞性肺氣腫是指氣道遠端部分膨脹,并伴有氣腔壁的破壞,肺彈性減退以及肺容量增大的一種疾病。該病常繼發于慢性支氣管炎、感染、吸煙、大氣污染、職業性粉塵和有害氣體的長期吸入等。肺部病理鏡下表現為肺泡壁變薄、膨大、破裂或形成大泡,血供減少,彈性纖維網破壞,常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可由開始的勞力性呼吸困難發展為進行性的呼吸困難。體征具有特異性,診斷明確。現代醫學輔助手段可以幫我們明確診斷這兩種疾病,因此一般不會混淆,一般治療時對于一些肺大皰的患者還可以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