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行為是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
攻擊行為不僅影響他人,更會妨礙自己今后一生的發展。如果攻擊行為延續到青年或者是成年,就會出現人際關系緊張、社交困難。另外攻擊行為與犯罪也有一定的關聯,有心理學的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犯罪在兒童期就被認定為有攻擊行為,也就是說從小攻擊性強的孩子,如果說不注意克服或者是制止,長大后就比較難以適應社會,甚至會走上一些違法犯罪的道路。
兒童攻擊行為,它受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臨床當中往往會出現打人、罵人、踢人、咬人、搶別人東西等這么一個情況,一些表現。而且了他還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3到6歲,一個是10到11歲,男孩兒以暴力攻擊為主,女孩兒是以語言攻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