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對立違抗障礙形成存在的各種心理因素有很多,關于對立違抗障礙心理學的一些解釋,從發育理論認為,對立違抗障礙是個體發育固著于肛戀期,還有認同危機期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個體一方面希望自主獨立,另一方面又希望依賴兩者的沖突沒有得到解決,造成了個體適應失敗,出現了一種消極對抗和不順從。
學習理論認為,對立違抗障礙的癥狀是陰性強化的結果,而家長對孩子對抗行為提醒,則比訓誡懲罰試圖改變孩子的對抗行為讓她順從,這些強化可能反而增加了不順從的頻率和強度,這些違法行為的過分關注實質強化而重復出現。
那么挫折攻擊理論都認為就是當兒童的行為受阻或者是被迫中斷的時候容易產生挫折感而失去了目標和動力,變得焦慮不安逐漸產生了這種對立違抗行為,以上這些理論和行為都可以對對立違抗障礙的心理因素有一些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