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甚至稀薄或帶有黏液、膿血或者未消化的食物,每日大便三次以上或者每天糞便總量大于二百克,其中糞便含水量大于80%的可以認為是腹瀉。
腹瀉一般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急性腹瀉常見于腸道疾病,常見的是病毒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腸炎,急性中毒,全身感染都可以引起腹瀉。慢性腹瀉常見的疾病有消化系統的疾病,常見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術以后,胃酸缺乏,腸道的感染以及腸道的非感染性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全身性疾病如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腹瀉,所以出現腹瀉需要到醫院詳細的檢查,以明確診斷才能對癥治療。
常用的止瀉藥有洛哌丁胺和地芬諾脂效果比較好,適用于腹瀉癥狀比較重。但是不容易長期使用,輕癥的患者可以應用止血藥物如蒙脫石散,藥用炭等。腹瀉的時候要注意調整不節的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盡量多喝水以免引起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