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癥狀較輕,以記憶力和計算力下降為主,此階段可持續兩到四年,進入中期后,老人的各項認知功能均明顯下降,生活能力降低,只能料理部分生活,開始需要別人的幫助,到了晚期,病人甚至會不認識家人,生活大部分依賴他人,最后靠輪椅和待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雖然通過服藥和智能訓練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現實生活中,老年癡呆病人缺乏自我照顧能力和自我安全意識,大部分的癡呆老人是有家屬看護,因此家庭的護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質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家屬在護理時,應該先確立及大方向,首先就是要增強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
其次就是延緩老人的這個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病人的認知能力退化和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就能幫助老人建立快樂安全的生活態度,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恰當的護理工作會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最后就是應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不僅要照料老人的生活、用藥、保健的方面,還應該關懷老人的心理變化,病情會影響病人的情緒,通過護理能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避免受到傷害或者是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