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該明確的是,青光眼和白內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眼病。青光眼是一組以視乳頭萎縮,凹陷,視野缺損及視力下降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壓增高,視神經供血不足是其發病的原發危險因素。視神經對壓力損害的耐受性,也與青光眼的發生和發展有關,房水循環中任何一環發生阻礙,均可導致眼壓升高而引起病理改變。
也有部分患者,呈現正常眼壓青光眼,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后,上升為2%。
白內障是各種原因,如遺傳,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等引起的晶狀體代謝紊亂,從而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渾濁的一類眼病,此時光線被混濁晶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導致視物模糊,多見于四十歲以上且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病率增多。
青光眼的損害是回不來的,是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而白內障多數在手術治療后,視力恢復是比較理想的,白內障會影響患者的視覺質量,所以要及時手術。但不是所有白內障都要立即手術,只有在視力明顯下降,影響生活質量之后才建議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