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五臟特點明代兒科名醫錢乙提出,小兒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腎肺常不足,腎常虛的觀點。
肝常有余是指小兒生機蓬勃精氣未沖,肝陽易旺,肝風易動,所以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點。
脾常不足是指脾胃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壯,入食受納,腐熟傳導與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功能均顯得和諧迅速生長發育所需不相適應,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調家長喂養不當,就形成了一系疾病的內因和外因。
陰常不足,木火同氣,心肝之火容易亢盛。
肺常不足是指肺本為嬌臟,通調水道,小兒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組織結構尚未成熟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家長護養常有失意,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內因和外因。
腎為先天之本,原陰原陽之府,小兒腎常虛是指小兒臟腑虛弱氣血未沖故有腎常虛的生理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