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的發作往往有一定的誘因,對反復發作者一定要找到誘因,以方便對癥下藥。
一,氨等含氮物質及其他毒物增加的誘因,如進食過量蛋白質,輸血,消化道大出血致腸道內大量積血,厭食,腹瀉或限制液量,應用大量的利尿劑或大量放腹水使血容量不足而發生腎前性氮質血癥。
口服氨鹽,尿素,蛋氨酸等含氮物質吸收增加。便秘使胺及腸道的其他毒性物質與腸粘膜的接觸時間延長,吸收增加。感染可增加組織分解代謝,胺增多。低血糖可使腦內脫胺作用降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低血壓低氧血癥。某些抗結核藥物,感染和缺氧等加重肝功能損害等,可致機體對腸道來的胺及其他毒性物質代謝能力降低,血中濃度升高。
二,低鉀性堿中毒,常由于大量利尿放腹水引起堿中毒,體液中的氫離子降低,銨根離子容易變成氨氣,增加了胺通過血腦屏障的彌散能力,導致堿中毒。
三,加重門體分流及肝損傷的因素,如自發性門體分流,手術分流或進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后等,是從腸道來的胺及其他毒性物質,繞過肝臟直接進入體循環中,而致血濃度升高。
四,鎮靜劑,鎮靜催眠可直接對大腦產生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