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炎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見于深秋季節及寒冬有感染細菌病毒刺激、物理化學、變態等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粘膜的急性反應,分急慢性。
成人見于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兒童則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中醫分型可分為風寒咳嗽型,咳嗽聲動較急、痰白、流清涕、惡寒、無汗、咽癢、發熱或不發熱、頭痛、苔薄白、脈浮。用杏仁、半夏、荊芥各六克,前胡、蘇葉各十克,麻黃三克,生姜三片煎水,口服。每日兩次,每日一劑。
風熱咳嗽型,咳嗽不爽,苔黃、痰黃粘稠、口渴、咽痛、流濁涕,發熱、頭痛、有汗、舌苔黃,脈浮數。用桑葉、菊花、連翹、枇杷葉各十克,杏仁、前胡、桔梗、黃芩各六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痰熱壅肺型,咳嗽痰多粘稠,難以咳出,發熱、面赤、目紅、口瘡紅、煩躁不安、大便干燥、苔黃、脈數。用麻黃三克,石膏十五到二十克,杏仁、黃芩、前胡、蘇葉各六克,川貝,瓜蔞,各十克。萊菔子五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必要時可每日兩劑。
生活護理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與支氣管肺炎的治療原則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