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是最常見的兒童腫瘤性疾病,是指前體B、T和成熟B淋巴細胞發生克隆性異常增殖所致惡性疾病,能導致兒童白血病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病毒感染、免疫缺陷,但對每一個病患耳來說,不能確定其個體的致病原因。
講一下它的分型,根據形態學、免疫學和遺傳學的分型(即MIC分型),可以分為幾個亞型,第一個按照免疫學的分型來講,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為T細胞系和B細胞系兩大類,兒童急淋是以B細胞系為主,占百分八十左右,B細胞性的白血病又可分為若干的亞型。
我們再講一下關于發病機制,有關急淋的發病機制的研究比較多,現在最多的研究可能是一些藥物遺傳學、獲得性遺傳損傷和損傷可激活細胞的初始致癌基因或滅活腫瘤抑制基因即抗癌基因,基因的點突變擴增、基因的缺失、染色體的易位等原因。
臨床表現多是以貧血、出血、發熱和白血病細胞對全身各臟器組織侵潤引起的癥狀,除了T淋巴細胞白血病起病較急外,一般起病都相對緩慢,通常表現為進行性的一個蒼白乏力、食欲減退、盜汗、虛弱低熱和出血傾向,亦有最初的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或出現皮疹,然后出現無力等癥狀,從起病到診斷可達數月,也可以驟然起病,以不規則發熱,極速進行的蒼白,明顯的出血癥狀和骨關節疼痛等癥為首發表現,起病數天至數周得以診斷,但多數病人在起病后的兩到六周內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