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潰瘍是指繼發于創傷、燒傷、休克和其他嚴重的全身病變,如心肌梗死等的一種胃、十二指腸黏膜病變,病變過程可出現粘膜急性炎癥,糜爛或潰瘍,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
應激性潰瘍常見于中、重度燒傷,可繼發十二指腸、胃粘膜炎癥或潰瘍又稱為柯林潰瘍。顱腦損傷、顱內手術或腦病變,同樣也可以繼發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炎癥或潰瘍又成為庫欣潰瘍。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以及酗酒引起的胃粘膜病變,雖然與應激性潰瘍相同,但由于不存在應激反應,所以不屬于應激性潰瘍。
應激性潰瘍的發病主要與胃粘膜缺血和胃酸存在有關,本病的病變主要見于胃,可分散在胃的各部分,一部分病變侵及十二指腸,少數可累及食管。本病無明顯胃腸道癥狀,重癥病人出現嘔血或排柏油樣大便,即應考慮為應激性潰瘍,反復大量出血可導致休克貧血,如潰瘍發生穿孔,可有腹膜炎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