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食癥的基本特征就是持續進食一種或多種非營養、非食用性物質至少一個月,并嚴重到需要臨床關注。攝入的典型物質通常與其年齡和易得性而變化,包括紙、肥皂、布、頭發、繩子、羊毛、泥土或灰、粉筆、滑石粉、油漆、口香糖、石子、木炭、淀粉、或者冰塊等等。個體通常沒有對食物的厭惡,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童年期。
主要表現為患兒自覺或者是不自覺地持續地進食一些人們認為不是食物或沒有營養的物質,并引以為樂,一般先咬然后吞食。也有些患兒在口中咬食后吐出,然后再咀嚼新的物質,患兒一般消瘦、營養不良,癥狀具有頑固性、持續性特點,雖然被阻止,但是仍然喜歡偷偷地咬食。
多數患兒性格怪異,常常伴有行為障礙和情緒痛苦,異食癥可以起病于兒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期。男女均可出現,異食癥可以在其它方面發育正常的兒童當中出現,但是成年期異食癥更可能發生在智力障礙、精神障礙的病情下。進食非營養性、非食用性的物質還可以見于孕期,可能出現了特定渴望,比方說粉筆或冰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