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小兒腹瀉病高發的季節,多有輪狀病毒感染所導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節,通常稱之為秋季腹瀉。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潛伏期1~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的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明顯中毒的癥狀。病初可有嘔吐,常先于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又重。如果喂養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淀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一次進食過多,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