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發病初期常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聲音嘶啞等臨床表現。可出現低熱、畏寒、周身乏力,自覺咽喉部發癢,并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后痰液可由黏液性轉為黏液膿性。患者晨起時或夜間咳嗽常較顯著,咳嗽也可為陣發性,有時呈持久性咳嗽。如伴有支氣管痙攣,可有哮鳴和氣急。
一般而言,急性支氣管炎的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全身癥狀可在4~5天內消退,但咳嗽有時可延長數周。在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時應避免濫用抗菌藥物,但如果患者出現發熱、膿性痰和重癥咳嗽,則為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
對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可應用針對肺炎衣原體和肺炎支原體的抗菌藥物,如紅霉素,也可選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如有急性支氣管炎的表現應該應用抗流感的治療措施。患者常常需要補充液體和應用退熱藥物。可適當應用鎮咳藥物。痰量較多或較黏時,可應用祛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