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是指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循環,并且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并發生全身炎癥性反應綜合征。
病原菌因不同地區和年代有差異,在我國,多年來一直以葡萄球菌最多見,其次是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
近年來隨著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發展,靜脈留置針,氣管插管以及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以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存活率明顯提高,導致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伯桿菌、腸桿菌等機會致病菌,還有產氣莢膜梭菌、厭氧菌以及耐藥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趨勢。
空腸彎曲菌、幽門螺桿菌已成為新的致病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和李斯特菌雖為歐美等發達國家新生兒感染常見的致病原,但我國及發展中國家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