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的高峰在秋季,所以說稱為秋季腹瀉,但是b組輪狀病毒有可能會引起成人腹瀉。
在臨床表現上一般潛伏期兩到三天,起病急。主要表現就是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無粘液及膿血,量多,一般五到十次每天,重者會超過二十次每天,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7.9度到39.5度之間,有可能會出現呼吸道的癥狀。
成人秋季腹瀉往往會伴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這樣的表現,另外有可能會引起脫水、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的表現,大部分經過三到五天就能夠好轉。
但是有免疫缺陷的患者,有可能發展為慢性腹瀉。對于秋季腹瀉的治療沒有特效的藥物,因為屬于病毒感染,一般病程短呈自限性。一般都是飲食療法以及液體療法對癥處理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