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療,不通過外科開胸手術,不需要全身麻醉,在x光下就能從腔內狹窄的冠狀動脈,因此稱其為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時病人清醒,在股動脈或橈動脈局麻后穿刺動脈送入心導管、目前常用的技術
一,是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是通過穿刺皮膚,將導管插入血管內,使特制的氣囊導管送到狹窄的冠狀動脈內腔,通過在體外加壓擴張氣囊,將狹窄張開使病變冠狀動脈重新構型。
二,是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目前冠狀動脈成形術中約有50-90%的病變需植入支架,與冠狀動脈成形術相比,冠脈支架的優點是能使狹窄病變得到更理想的擴張,使冠狀動脈成形術后再狹窄率降低一半,并能使術中撕裂的冠狀動脈內膜迅速貼壁,以減少術中并發癥,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介入治療較藥物治療療效可靠,直接,迅速,理想,可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手術風險及創傷又比外科搭橋明顯減少,術中死亡并發癥小于0.5%,可多次重復引用,術后27天即可恢復正常工作活動和生活能力。目前接受介入治療病人在我國逐漸增多,介入治療適合于絕大多數冠心病人,包括高齡和高危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