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是在結腸中逐漸形成的,結腸以吸收水分為主,正常情況下糞便在結腸中停留時間越久,水分就越少,其形狀就越干燥,所以糞便前干后稀屬于正常現象。
至于干燥的球形狀態是和結腸的解剖結構有關,應屬正常。至于糞便的顏色,除含水分多少以外,主要因和食物性質有關,如果白如陶土,黑如瀝青,應屬異常,需要及時就醫。
較軟糞便的外形和肛管結構有關,其實并沒有什么異常的。大便先干后稀,中醫認為主要與脾虛有關,脾是主運化的,脾氣虛時運化功能較弱,推動糞便排出體外功能也會弱。如果患者的糞便已經被運送到直腸,而長時間沒有排出,則因其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而變得干燥,這些患者的胃腸功能容易發生變化。
這期間如果受到外界某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飲食,受涼,情緒等刺激,很可能是腸蠕動忽然加快,結腸部分的糞便移動速度隨之加快,這時就會出現糞便前一段干燥,后一段較稀較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