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上把研究體系(礦物巖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稱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把含量在1%-0.1%之間等那些元素稱為次要元素,而把含量小于0.1%稱為微量元素或稱痕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極微小,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協助輸送宏量元素;作為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在激素和維生素中起獨特作用;影響核酸代謝等。
習慣上把研究體系(礦物巖石等)中元素含量大于1%稱為常量元素或主要元素,把含量在1%-0.1%之間等那些元素稱為次要元素,而把含量小于0.1%稱為微量元素或稱痕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極微小,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協助輸送宏量元素;作為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在激素和維生素中起獨特作用;影響核酸代謝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