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藥物呢,有一線二線之分,劃分的基礎有以下幾點。
第一,發菌活性。
第二,臨床的療效。
第三,安全性。
第四,藥品的價格。
隨著抗結核新藥的研發,有時一線和二線藥物會發生互換。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利福平最開始用于臨床的時候,對氨基水楊酸還是一線藥物,盡管說,利福平的臨床療效好,但是它的價格貴,而被變為一個二線的抗結核藥物。今天,這兩者的分類已經完全顛倒,由于耐藥結核病的流行與傳播,二線抗結核藥物在我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用不規范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因此說,在目前的形勢下進一步規范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臨床應用現代尤為重要。
第一個,我們說下按作用效果與副作用大小分類。傳統上按作用效果與副作用大小將結合藥物分為兩類,也就是說一線和二線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鏈霉素等,因為它的療效比較好,副作用小,歸為一線的抗結核藥物。其余的呢,歸為二線的抗結核藥物。
第二個,根據殺菌作用與抑菌作用分類。根據抗結核藥物作用分為殺菌藥物和抑菌藥物。異煙肼和利福平為全殺菌藥物,而吡嗪酰胺和鏈霉素為半殺菌藥物,其余的結合藥物呢,為抑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