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診斷腎炎的重要依據,也是評定療效的指標之一,但是蛋白尿的多少并不能反映腎臟損害的嚴重度,而是與疾病的性質和部位有一定的關系。
比如微小病變腎病雖然有大量的蛋白尿,但光鏡下檢查腎小球結構正常,對激素等藥物治療敏感,病情容易好轉,而病理類型較差的腎炎,如膜生殖性腎炎等,也會出現大量的蛋白尿,治療效果就不理想,此外在尿毒癥腎臟已經萎縮時,尿中可僅見少量蛋白,此時尿蛋白多少并不能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
另外對尿蛋白不僅要看量,還要看質,所謂的質就是要看尿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也稱為尿蛋白的選擇性,如果尿里只含有中分子白蛋白,稱為選擇性蛋白尿,激素治療有效,如果尿中同時有中分子白蛋白和大分子球蛋白,則說明腎臟對蛋白質的濾過失去了選擇性,稱為非選擇性蛋白尿,表明有腎小球病變,激素療效欠佳,如果尿蛋白中以中小分子為主,則表明腎小管間質病變。
因此對于蛋白尿的情況,要根據具體的病史,及其他化驗檢查綜合分析,不能完全依據蛋白尿的多少,來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但是大量蛋白尿,可能會導致腎功能的明顯的損害,應當積極治療,使尿蛋白降至每日一克以下,才能保護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