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是指胃粘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典型表現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反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
常見病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胃酸分泌過多,此外還可以由遺傳因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吸煙,酗酒等原因引起。
出血是胃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有20%到30%的潰瘍患者曾有出血病史。據統計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種病因中潰瘍約占50%居首位,胃潰瘍并出血多數可以自行停止,出血易發生在胃潰瘍出現后的一到兩年內。